I am the living bread which has come down out of heaven: if any one shall have eaten of this bread he shall live for ever. John 6:51

2011年7月21日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林慈信

再繼續聽了 錄音音(九)聖經論
把普遍啟示、基督在時代性的啟示解釋的。。。 很Amen !


這加爾文《基督教要義》錄音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今天有許多自稱是福音派或改革宗的神學家因受到新正統派,尤其是巴特Karl Barth的影響而曲解了加爾文的神學。


  • 林慈信牧師(2008年新加坡)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兩處可收聽)

    A) ◀)))  錄音 (1) ~ (109) (MP3可下載)
    B) ◀))) 錄音 (可下載,含標題內容提示,時間長度顯示)
    C) Ⓥⓘⓓⓔⓞ 

2011年7月12日

飢渴慕義《登山寶訓 》曹力中




一.缺乏與滿足(太五1~6)

  1. 人類最大的快樂之一,乃是人生而有一種不滿足的感覺。我們會餓會想吃,美味的食物帶給我們多麼大的滿足跟快樂呀!我們已經有不少衣服,當人再送我們一件,我們還是非常高興。我們想住在更好的地方,現在也變得很方便。

  2. 但人類最大痛苦與禍患之一,也是這種不滿足的感覺。我們想生活得好一點,可能就去走旁門左道,或是去賭,最後弄得家破人亡;有人娶妻生子,後來開始貪戀別人的妻子,弄得家庭破碎,帶給社會大問題。國家的領袖不滿足於權力與財富,就發動戰爭,帶來多麼大的悲劇與痛苦。其實人類最大的缺欠是:「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墮落失了神的形像,生命沒有射中紅心,沒有達到神造我們的目的。這也是一切帶來禍患之飢渴的根源。
     
  3. 主耶穌將我們人類裡頭的飢渴,引到正確的方向,祂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快樂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主知道我們要的是福氣與快樂,但主沒有要我們優先渴慕追求福氣與快樂,祂乃是要我們優先尋求義,自然會帶向福氣與快樂。因為義是福氣與快樂的源頭。希伯來書論到基督自己說:「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來1:9)

  4.  一個病人當然盼望解除病痛,但如果他一切所想的就只是要除去疼痛,可能就有危險。就像你覺得身上痛,醫生給你開了嗎啡,然後說:「不痛了吧!沒事了!」那痛至終還會再來,而且可能演成嚴重的疾病!好醫生不會只解決你當前的痛,而會解決病根。其實痛是神使我們知道危險的警戒信號。

  5. 基督徒若只追尋快樂舒暢也是危險的,有人從一個聚會跑一個聚會,追求一些經歷,尤其大場面更容易有感動的感覺。但主清楚說哪一種人會得著真實的滿足快樂,乃是飢渴慕義。 

二.義

  1. 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是對的,飢渴慕義包括了渴望做對的事,也喜歡人做對的事。當你給小孩說故事時,儘量多提正面的、美好的,少提負面的、邪惡的;因為小孩(其實許多大人也是)傾向模仿,過於以意志選擇是非。

  2. 當小孩做了對的事時,即使你看來很有趣,也不要笑他,他可能會不敢再做那樣的事。當人做了對的事,至少動機是好的,即使做出你不高興的事,也應當稱讚他、肯定他。稱讚肯定甚至獎賞,會幫助人想做對的事。有些母親就是這樣待孩子,那時孩子會因使媽媽高興、能得稱讚而做對的事,長大後則因為知道是對的而去做,信主之後則因討上帝喜悅而做。
     
  3. 而當人做錯了事又認錯時,你要放手,那會鼓勵他誠實,不會遮掩他的過錯。我從神在拿伯的事上如何對待亞哈王(亞哈一表示悔悟,神立刻放過他),學習這個法則,多年用在治理教會上。 

三.飢渴慕「義」

  1. 巴克萊指出主在這裡講到的飢渴慕義,是一種對完全的義的飢渴,而不是部分的義。義不只是指著義務,不求賞報的服務,像義工、義交、義消等。其實有許多這種似乎不求賞報的義務舉動,背地裡卻是爭名奪利的。主指出有些人在做禱告、禁食、或賙濟人等這些美好舉動時,動機卻是求人的稱讚(太6:1~18)。
     
  2. 主所講的義也不是江湖道義,只注重江湖道義的人定規會向某些人有義,對另一些人卻沒有義。像「水滸傳」之類的書,將江湖道義美化了,(我想其中有些好漢若生在今天,我們大概不會喜歡他做我們的鄰居!)其實如果你不是這些道上弟兄利益所及的同道,可能就會是受害者了。

  3. 中國人將義與忠放在一起,但神所說的義不是忠臣不事二主的忠義。但以理在改朝換代之後,仍被委以重任高位,因為他是服事百姓的,是對人民有益的。古代的君王或獨裁者要的卻是自己的權位,所以強調不事二主;而今天的政客也不脫其窠臼,其實如果照他們口中所說,人民才是主,那麼改朝換代或是政黨輪替,為何不能用對百姓有貢獻的人呢?哪裡有不管黨派,全心只為民服務的人呢?

  4. 那有可能變成自以為義。義也不只是沒有做錯事情,還必須完全得著潔淨,脫離罪,並蒙神悅納。神造我們是有目的的,在神那裡我們的生命是有個藍圖的,主期待使我們被模造成祂的形像,沒有達到這個就不會蒙神悅納,就是罪,就沒有射中紅心,就不是完全的義!

  5. 所以你必須渴慕明白神的道,遵行祂的道。像大衛為什麼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又成為被神稱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呢?因為他渴慕神的道,甚至將之作成詩來吟唱,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吟唱。像詩19, 63篇等。一個飢渴慕義的人,必然是個渴慕神的話的人,他們的心變得很專一。要學習遵行神的道,像常常喜樂、不發怨言、凡事謝恩、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等。這些都會矯正我們生命中扭曲了、不合神心意、沒有神形像之處,也就是將神的義帶給我們。有一天新婦將穿上的光明潔白的細麻衣,正是「聖徒所行的義」(啟19:8)。

  6. 其實聖經中講到的神的義是更完全的,因為神使耶穌基督自己成為我們的義(林前1:30)。我們靠自己不能完全達到神的義,所以主自己來成為我們的義。聖經中神的義是有位格的,你要被神稱為義,不但要遵行神的道(太5:17~20),而且要藉著信心接待耶穌,讓聖靈將祂的生命吹在我們裡面。

  7.  然後你要常親近祂,住在祂裡面,讓祂常充滿在你裡面,這樣祂自己要成為你的義。所以飢渴慕義不只是渴慕神的道,也是渴慕主自己,渴慕祂的同在。亞伯拉罕是最好的榜樣,也是聖經用來做我們稱義的典範的;他向羅得有道義,向神有信心的義,他又注重親近神,以致成為神的朋友! 

四.義者,宜也

  1. 義不是一般以為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中國古人說:「義者,宜也。」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我常覺得,神以祂的智慧將絕對的對錯、是非、律法,濃縮在十條誡命裡了,其他我們生活所遇,常是要以智慧,依人事時地來分辨合宜否,有時要知道的是優先次序,像保羅在林前七章說:「與其…寧可(倒不如)…」。
     
  2. 飢渴慕義應該包含對這樣真理的渴求。比方,性是上帝造的,是美好的,但婚前的性就會變成有傷害的、痛苦的。也要認識「時代良心」,比方你的時代對服裝合體統的標準,在你祖母的時代可能是很驚世駭俗的;那麼你是否應該用另一個眼光,來看你兒女對服裝的標準呢?

  3. 又比方才差不多一百年前,中國人對妻妾的看法跟今天已有很大差異,主耶穌針對當時人對婚姻的態度,對休妻(離婚)作出了教導與禁止;但今天有那麼多婚姻暴力,你能因為不是外遇,而是主未提及的婚姻暴力,就禁止人離婚嗎?

  4. 我們也要認識,主不許我做的事,不一定不許別人做,你要分辨哪些是絕對的準則,哪些是因人事而異的。也要認識人成長的過程、次序各有不同,使我們能傾聽、體貼,以恩慈相待。認識不同文化,在良心、背景、習俗上,都各有不同,這是作異文化宣教不能不注意的事。 

五.基督是我們的義

  1. 保羅將是非標準最高準則,歸到基督身上。義的極致是有位格的基督,保羅說:「神使祂成為我們的…公義…。」(林前1:30)他自己是這樣實行的,他說:「我指著信實的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林後1:18~20)
     
  2. 所以保羅竭力追求,要遵基督而行(西2:6),要叫基督的平安在心裡作主(西3:15),立志要得主喜悅(林後5:9)。一個飢渴慕義的人,也會是渴慕主自己的人。神既然不是給我們一些規條,就成為完全之義的準則,而是將祂兒子給了我們,所以天國子民所追求的,是要更豐滿地得著基督。慕迪說:「我們都是有裂縫的器皿,除非一直靠近活水泉源,否則不會常常被充滿。」

  3. 為此你會花時間親近祂、等候祂,竭力維持心中平靜安穩,因主住在安息的心裡。你會留意遵行主的命令,常常喜樂、不為明天憂慮、不批評論斷等等,因為這使我們跟基督的心意相和諧,能住在祂裡面(約壹3:24),使我們能更貼切地遵祂而行,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是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啟9:8)。

  4. 這世界正竭盡心力,推陳出新地發明各種誘人眼目的事物,許多人跟在流行後面;惟願主將跟世人不同的、這個神聖的渴慕放在我們心中,這是屬天子民的樣式。

More

2011年7月7日

金錢的管家《忠心有見識的管家》曹力中

自古以來,金錢就是人類生命、操守、快樂最大的試探與絆腳石;卻也是看我們是否以神為樂,最精確的試金石之一。


馬丁路德說:「一個人成為基督徒,不但要經歷意志、思想的改變,也要經歷對金錢態度的改變。」

  • 貧窮的人要小心一些事,像灰心自憐、貪心鑽營、抱怨,甚至有人因怨恨而去傷人;有錢的人要小心別的事,不要生意越做越大,或是捲進更繁忙的時間表中,而不能好好追求與服事主。
  • 總是不要心一直放在其上。如果錢沒了、少了,不要放在心上,或者乾脆多給出去最保險了!箴19:17(上帝的銀行)。世界首富之一巴菲特(股神)勸年輕人:「不要把錢浪費在不必要的東西上,卻要花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 主使你今生富足,應該優先用在今天。像微軟公司的 Bill Gates身為世界首富,將財產多半放在公益事業上;像John Lake賣了生意,全給出去,一無所有地(一塊錢都沒)帶著一家九口去了神差派他去的南非,神對他也像奧古斯丁說的:「神看到空手才賜恩。」
  • 約翰.衛斯理初事奉主,每年有29鎊收入,他自己用了28鎊(我想包括什一,而且是儉約著用)。後來收入增加了,他還是每年用28鎊,我想他是這樣想的:「既然我去年可以用 28 鎊生活,今年也可以。」其他就用在別人和神國上。終生如此。
  • 主不喜歡我們奢華宴樂,那是先知責備有錢有地位之人常提到的罪,啟示錄也提到大巴比倫有這樣的罪。在主的比喻中,那位奢華宴樂的財主,生命的終點站是陰間。
  • 但有時主喜歡我們浪費一下,那是君尊的手法,神是豐富的。祂稱讚馬利亞,因為她將極貴香膏枉費在主身上。聖經記述所羅門的豐富,作為神賜福的明證。先知以耶利米說得好,他提到約西亞也吃也喝,但也行公平公義,盡他為王職任,就得了福樂;他的兒子約雅敬吃喝享樂卻走向敗亡(耶 22:15~16)。
  • 潘霍華說,神的恩典不是廉價的,我們不要輕忽;但神施恩典其實常是豪華奢侈的,祂常儘情地給,給敬畏祂的人,像亞伯拉罕、大衛;也包括那些不配得的人,像羅得、拿八、撒該。 
  • 你對人也要有這一面,慷慨地給出恩典,善用今生錢財來為主得人,無論是個陌生人、異教徒、還在反對基督的人、或是你那讓你煩惱的孩子。有時好好帶他們出去吃一頓;不要做掃興的事,在吃時告訴他們你以前多苦、沒得吃。神並沒有這樣。
  • 你沒錢的時候,看你變成什麼樣子,就會知道你跟神關係如何,你是否學習以神為樂。你失意、落魄、開的車子不如人時,是否自覺差人一等,還是仍以神為誇耀(那是以神為樂原來包括的意思)?你富裕的時候,看你變成什麼樣子,也會知道你跟神關係如何,你是否學習以神為樂。不是看你快樂嗎,而是看你怎樣禱告,怎樣使用金錢、看待你的事業。你若只是一心尋求更上一層樓,無論說多少感謝神的話,都顯不出你是以神為樂、為誇耀。
  • 最好像保羅在林前7:26說的「不如守素安常才好」。那是在講婚姻,但金錢、事業也是。世上許多生活都是如此。像九陽真經裡說的:「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讓富裕、名聲來去自如,我更深往內裡而去,以神為樂,過一個自由的生活,有君尊的樣式,像王子公主一樣。
More

    2011年7月6日

    7. 生命的重整《活出豐盛的生命》張伯笠

    他的演說幽默、精彩!他的生命豐盛、熱誠!願他對主的愛也燒到你~使你我也火熱為主活!

     我們成了基督徒了,可是我們好像還沒真正的信耶穌!
    有的人甚至還在懷疑神存不存在。。。

    如果你想過著有基督的生命的生活。
    你必須讓聖靈進來!否則你不會有基督的生命!


    7.  生命的重整《活出豐盛的生命》張伯笠
    • .....我到南美去,Time雜誌報導~每天有4000名傳統天主教徒,進入五旬節教會中。
    • 基督徒必須「重生」!否則永遠在那裡苦毒。。。
      理論上不能認識主、不能得救、不能重生.....
    • 就像一隻魚想在海中生存,必須先有魚的生命!
      約3:6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意思就是~同類的才能相通,不同類的不能相通!
    • 一位基督徒對我說他七年前聽過我講道,今天再聽.....他說「你簡直是突飛猛進的在進步!」我也知道我每天都在進步~

      「是因為我單純的追求!是因為我的生命只有靠著祂才能夠豐盛!」
    • 我信主六年都沒有重生!
      我有一個同學他一年可以賺4000萬美金。。。
      我跟他比較,每次我比較我就苦毒~「主啊!祢愛他,祢不愛我!」......

    More

    2011年7月4日

    『預定論』大衛鮑森



    一、對預定論的認知:

    現在我要跟大家來談一談『預定論』。有些人對『預定論』的詮釋就是以為人是機器人或木偶,不能抗拒上帝的旨意。可是事實上,我們和上帝的關系像是合夥人。根據聖經,上帝和人之間是活的關系。有一首詩歌說:「你是陶匠,我是泥土。」好像我毫無自主的能力,神要怎麽操控我都行,就像陶匠捏陶土一樣。
    • 但是請你看耶利米書18章,上帝差先知去陶匠家,從陶匠和陶土的關系中學習。陶匠一心一意要把陶土捏成一只漂亮的花瓶,但是,陶土不肯順從陶匠的意思。於是陶匠就把陶土放回整團土中再度放回轉輪上,然後做成一只粗厚的鍋子。上帝問耶利米是否從陶匠和陶土的關系中學到什麽?這就是《預定論》的涵義。
      上帝已經為你安排了命定,但是祂不會強迫你,上帝不會強迫你要接受。但如果你願意回應祂的安排,就會得到祂在創世時就為你安排好的命定。但是並不是上帝怎麽樣安排,你就跑不掉,因為上帝並不會強迫你。各位,那塊陶土錯過了它原先的命定,陶匠原本打算把它捏成漂亮的花瓶。
      • 上帝對耶利米說:我本想將以色列造成漂亮的花瓶,裝滿我的憐憫;卻不得不把他們造成醜陋的花瓶,裝滿我的審判。但是,若是他們能悔改,我會再把他們造成漂亮的花瓶。神對我們的命定不是粗糙的鍋子,祂命定我們成為漂亮的花瓶來裝祂的憐憫。

      我的父親知道我長大後想在農場工作,我每次放假就到農場,16歲畢業以後就在農場工作,每天早上4點起床,擠90頭牛的奶。我熱愛農場的工作。但是我不曉得我的父親已經安排好,要讓我在21歲的時候,接管蘇格蘭的一個農場。現在,每當我一經過那個農場都會想我本來很可能還在那個農場擠牛奶,不過主耶穌先插了手,告訴我祂對我的計劃。後來我父親告訴我,我21歲的時候可以接管那座農場,但是我父親晚了一步。假如我當初接受了那個農場,我就可以說:我父親預先安排我接管這個農場,他在我還不知道的時候就先安排好了。
      • 所以,各位,我要告訴你們:「預定」的意思就是「預先決定結局」。但是有些人就說上帝把我們當成是任人擺布的木偶,強迫我們接受祂的安排,其實不然。上帝預先安排我們將來要得榮耀,你可以拒絕上帝預先的安排,也可以接受這個安排。你若是接受,將來就可以說:祂在創世時就已為我做這個安排。

      二、預定論的兩種看法:

      一般人對預定論的看法是:神的揀選是讓某些人得救,某些人不會得救。

      認為上帝老早就決定好了一個人會不會得救,所以他們相信人無法抗拒上帝的恩典。上帝一旦決定你會得救,你就一定會得救,你無法改變這件事,你無法抗拒祂的恩典,所以你生命的歸宿是由上帝的揀選來決定。人最終會到天堂還是地獄完全是看上帝的揀選,上帝已經決定好了,沒有商量余地。所以靈魂失喪的人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麽,而是因為沒有被揀選。所以認為人應該是先重生再悔改相信,因為沒有重生就不能悔改信主,所以要先重生才能開始悔改和相信。所以你的信仰必定會堅持到底,因為上帝的恩典無法抗拒,你可以百分百的確定最後一定上天堂。這是對預定論常見的看法,很多人認為這是加爾文的看法。其實這不是加爾文的教導,而是繼承他的後人,他的名字叫做畢哲。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把它稱為《加爾文主義》。加爾文曾經在他的書裏教導說人可能失去救恩,不過就預定論來看,他是被人貼錯了標簽了。
      • 首先,研究聖經中的預定論,會發現蒙揀選的重點不在得救,而在於事奉。蒙揀選的人,不是擁有特權,而是必須肩負責任。你蒙揀選,是要出來事奉。而且重點不在揀選個人,而是揀選一個民族,蒙揀選的民族。而且仔細的研讀就會發現恩典並非不能拒絕,你可以拒絕神的恩典,完全是在於你的信心,看你是否相信,是否持續相信。
        • 再者,你將來是到天上或地獄,不是由上帝選擇,而是由你選擇,看你對上帝的恩典是選擇接受還是拒絕。
        • 第三,我們是悔改相信之後才重生,不是在之前。我們得先悔改相信,上帝才能在基督裏賜給我們新生命。
          • 第四,「忍耐到底」是上帝對你的要求,不是保證。祂要你忍耐到底,跟葡萄樹連結,成為得勝者。常在基督裏,持守信心,不是靠行為得救,而是靠持續的信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一般認為上述的看法是由亞米念所提出的,稱之為《亞米念主義》。很多人沒有進一步研讀他的作品就拒絕了這個看法。我仔細看過他的作品,他是個荷蘭人,他真的是一個非常敬虔的人。他在世的時候沒有人敢反駁他,只敢在他死後才攻擊他,他一生是一個敬虔的人。我讀了他的作品以後,一點也不怕跟他扯上關系。

            但是重點不在接受加爾文的看法或是亞米念的看法,重點在於「聖經」怎麽說?
            • 我相信預定論。我相信我會成為什麽樣的人是上帝早就預定好的。我相信在我開始明白上帝存在之前,祂就已經預定我將來會上天堂。我相信在我愛祂之前,祂就已經先愛我,是祂揀選我,不是我選擇祂。我相信是因為我沒有抗拒祂的恩典,我接受祂的恩典,持續相信,將來才能夠到天上。

            三、「得救」是持續的過程:

            我談這個是因為我認為這個很重要。各位一定都聽過,有一句非常流行的陳腔爛調說:「一旦得救,永遠得救。」這句話很糟糕,更何況,一旦得救是什麽意思呢?

            我乃是走在得救的路上,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得救。就像美國南方黑人牧師的禱告:「主啊,我只是一個半成品,我離將來的成品還有一段距離。但是贊美主,我不再是從前的我了。」我們正走在得救的路上。救贖是一個過程,不是瞬間發生的神蹟,所以我跟大家一樣,都在等候主第二次再來。祂將會再來,救贖那些等候祂的人,到那時我才會完全得救。全部的我會得救,包括這個老舊的身體。
            • 我不希望這個看法使你們分裂,不要讓這個來破壞我們當中的關系。但是我認為第一種預定論的看法是不對的。這種預定論的看法,根本就破壞了陶匠和陶土之間那種活的關系。
            陶匠決定要把我造成像基督那樣榮美的人,祂預定我要成為這個樣子,早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經決定好了。但是在我17歲那年,祂用恩典觸摸了我的生命,我可以選擇拒絕祂的恩典,也可以選擇接受。接受祂的恩典,就是接受祂對我預定的計劃,這就是我所說的「活的」關系。我可以告訴各位,
            • 這種預定論絕對不主張上帝沒有揀選某一些人,而使其不得救。因為聖經上說:上帝願人人都能得救。這是上帝的願望,誰能阻止祂呢?
            只有拒絕祂和拒絕聖靈的人才無法得救。聖經上說我們有可能傷聖靈的心、拒絕聖靈。第一個殉道的基督徒司提反向處決他的人說:你們一再拒絕聖靈!我們可以拒絕上帝的恩典,但這並不表示上帝比我們軟弱。上帝因為愛我們,所以甘願被我們的拒絕刺傷。上帝不會強迫任何人做祂的兒女、不會強迫任何人上天堂、也不會強迫任何人當基督徒,但是因著上帝的恩典和慈愛,祂預定一個美滿的歸宿要賜給每一個人,這是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


            四、總結:

            各位,我不把預定論看成教義,而把它看成一種生命的體驗。我知道在我選擇祂之前,祂就已經揀選我;在我曉得這件事之前,祂就已經預定一切。我也知道我可以拒絕成為上帝為我預定的樣式,但我渴望進入祂的命定。

            • 請和我一起禱告:天父,我們很容易鉆進教義和神學的牛角尖裏,但是我們要贊美禰是神,禰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謝謝禰進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真實體驗禰的恩典。謝謝禰使我們悔改和相信,沒有拒絕禰。我們要將贊美和榮耀歸給禰。謝謝禰將來會讓萬有在基督裏同歸於一,禰有能力完成禰的旨意。謝謝禰呼召我們來參與禰的旨意,我們全心全意向禰的恩典和聖靈降服。主耶穌啊,禰是我們的一切,我們要永永遠遠贊美禰,因為當禰再來的時候,我們將得到完全的救贖。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11年6月17日

            《約伯記》曹力中

            Who can bring what is pure from something that isn't pure? No one! 誰能使潔淨之物出於污穢之中呢?無論誰也不能!Job14:4; 伯14:4


            約伯的三個朋友說的話無法幫助他,約伯稱他們是「無用的醫生」......但這三個朋友說的話,許多還是正確的道理。
            「正確的道理」不見得能幫助人,而沒有使人得幫助的道理,也不見得不是正確的道理。許多我們認識的道理,都還需要加上時間、場合、對象.....的考量,才能合適!人也才能得著幫助......


            • 我們是有「責任的」且在基督的恩典中,是可以被改變的!
              「責任」的因英文「Responsibility」是由2個字合起來的~「Response 回應」+「Ability 能力」,所以我們對神是有責任的,那意思就是~我們需要對神做出「正確的回應」!這是人的責任!
            • 先認識自己「一無所有!才能達到真潔淨!」
            • 在今天神可以藉著聖靈啟示人這件事,或者讓人受一點挫折可以明白這件事。。。 可是在舊約時代,神用了最強烈的方式、最極端的例子來表明這件事。。。就是在約伯身上,要藉著他受這麼多苦來表明「我們裡面一無良善!」 雖然我們一無良善,但是我們仍有責任「努力的去追求完全!」 就像約伯一樣!而這樣的人來講到他裡面一無良善,比不認真對付罪的人一樣說「我裡面一無良善!」是不一樣的情況!
            • e.g. 有一次榮教士對倪柝聲說到自己的敗壞,她以為倪弟兄會安慰她.....
              倪弟兄安安靜靜聽完後回答她說:「姊妹!妳比妳剛剛告訴我的更壞!」「妳會因為妳的本性這麼壞而難過!就是因為妳對她還有盼望。。。可是神對我們的老我,一點盼望都沒有!祂把他放在十字架上!」

            2011年6月2日

            「聖城新耶路撒冷」是指什麼?

            有人把她想成是很遙遠的地方,甚至想成是外太空的某一處.....
            其實「聖城新耶路撒冷」就是我們。指那些從頭到腳被神聖潔的榮光充滿的基督徒,他們在地上過一個聖潔沒有瑕疵的生活,充滿了聖靈的權能、身上結滿聖靈的果子,變成耶穌榮耀的形狀!從他們身上彰顯出神的榮耀、榮光來!這樣的人集合起來就是那座「聖城新耶路撒冷」!.....(文字節錄講道《小先知書選讀》6:約珥書(下) by 劉秀慧牧師 從22':10''聽)

            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就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城是四方的,長寬一樣......啟21:9-27


            「聖城新耶路撒冷」重點經文~ 啟21:2 串珠
            •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2-3
            • 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又要將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並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啟3:12
            • 你們乃是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來12:22 
            • 這夏甲二字是指著亞拉伯的西乃山,與現在的耶路撒冷同類,因耶路撒冷和他的兒女都是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他是我們的母。加4:25-26 

            另外這篇也解的經典!
            教會的名稱之九──聖城新耶路撒冷史百克《教會的意義》
            • 在新約聖經里,論到教會最末後的一個名稱,就是聖城新耶路撒冷。教會所有的特點都集中在這裡表明出來,教會是一座城,這說出了基督在教會里一切工作的意義。若是你把聖經仔細讀過(要記得這一章里的每一件事都有屬靈真理的表號)。你就會看見一切關於基督的真理和基督的工作,都在這一章聖經里具體的表現出來了.....


            2011年3月8日

            身體疾病的爭戰(上)~江秀琴

            因這集「受益不少!」
            連帶可以認罪、補上虧欠.....真是疾病帶來的警醒好處!

            基督徒為何需要爭戰?
            因為「神」與「撒但」都想要得著我們這個人!


            【攔阻得醫治的因素】
            • 1.我的「罪」~得罪神,得罪人、與人不和睦
            • 2.我的「不信、心懷二意」~真實信心帶來真實的安息...與神繼續連結,等待神醫治臨到;想倚靠神、又同時倚靠人
            • 3.沒有「真實的在爭戰」~不在乎病情,或怕死、怕痛、怕嚴重;怕丟臉(不屬靈)、怕打針、怕花錢、怕吃藥.....而不是真實想讓神得榮耀!

            當我們「決心爭戰」時,聖靈會教導我們如何爭戰!讓神的救恩在身體上彰顯,讓主得榮耀!

            經過「爭戰得醫治」將學習屬靈寶貴功課,跟主的關係也更親密~
            詩63:3 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

            More

            2011年3月7日

            《主的比喻》曹力中

            耶穌的教訓本來就不容易明白,因為祂講的是屬天的事。
            一個習慣於整天想的都是屬地事的人....當然不易明白!所以耶穌藉著比喻,讓他們比較一下、想一想.....

            (網上收聽)(3)太13章的比喻《主的比喻》曹力中

            • 耶穌說天國像一粒芥菜種,被人拿去種在田裡。祂特別強調那是極小的種子,所以任何時候你勿怕小,勿輕看小,也勿急著大。
            • 天國不是只從小而大。這個比喻還說到一件事,就是種子雖小,但有生命。耶穌不是說天國好比一粒沙子。所以你所栽種的必須是生命,是帶來聖靈工作的。

            More

            2011年2月3日

            影響倪柝聲的~和受恩 Margaret E.Barber


            和受恩 Margaret E.Barber 1866-1930

            似乎不為人所知。(哥林多後書六章九節)

            和受恩Margaret E.Barber 是個很陌生的名字。 不只在世界裡,就是在基督徒中間也是很陌生的。 有人也許會發現她的名字曾出現於英文本的《荒漠甘泉》裡,只此而已。 她是英國人,但是世界名人錄(WHO'S WHO)裡找不到她;她是個傳教士,但是她不像李文斯敦、戴德生等,留下一些轟轟烈烈的事蹟。 她工作的範圍不大,也許僅限於中國一角的荒僻鄉村,不像衛斯理約翰能說:“全世界是我的牧區”。 她寫詩,但是不像查理衛斯理、以撒華滋等人的詩歌,幾乎見於每一種基督徒歌本詩集。 她愛主,屬靈生命成熟,但是不像陶勒、蓋恩夫人、慕安得烈等有許多著作留傳後代。

            她似乎是個孤單的客旅,靜悄悄地來到這世界。 一八六九年生在英國Suffolk Peasahall 這個地方,六十一年後又靜悄悄地走了。 在這短短的人生旅程中,她曾兩度答應主的呼召,拋棄了家園,隻身飄洋過海地來到幾千里外那時候還是十分落後的中國,在靠近福建省城的白牙潭住下;默默地把她一生最好的時光獻上,為主工作,忠心到死。

             當她被送到墓地安葬時,有位弟兄講起馬利亞的事說:“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像馬利亞一樣。”一生得她助益很大的倪柝聲弟兄,當時雖不在場,但後來感慨地說:“她為主把自己糟蹋了。” 有一次有人問她:“作工的條件是什麼?”她回答說:“作工的條件就是肯為神不作工。”得她幫助的一些中國年輕人為她著急,希奇她為什麼不出去設立聚會,到較大的城市作工呢? 住在一個小小的鄉村里,什麼事情似乎都不會發生,對於她簡直是枉費時光。 那時候,一位去看她的弟兄幾乎是嚷著對她說:“沒有人像你那樣地認識主,你最能活讀聖經,你沒看見周圍的需要么?為什麼你不出去作一些事呢?你坐在這裡,什麼也不作,實在是枉費時間、枉費精力、枉費金錢,什麼都枉費了!”真的枉費了麼? 五十幾年後的今天,人們清楚了,她是神在中國種下的一顆生命的種籽。

            這一粒種籽確曾孤單、卑微、隱藏。 但是感謝神! 他使她開花結果,只有神知道有多少人直接或間接地得著了她屬靈的幫助。

             她所在的白牙潭對面是著名的福建名勝古蹟----羅星塔,經年吸引了不少的遊客;然而神卻使荒僻的白牙潭也成了一個可紀念的地方。 因著和受恩教士默默的耕耘,神藉著她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屬靈的燈塔,照向整個的中國,使多少愛主並愛慕他顯現的人找到了屬靈的方向。 神使她結果累累。 但她活著的時候,神卻不讓她知道。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腳踪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滿了膏的香氣(約翰福音十二章三節)

            和受恩教士到榮耀裡去已經五十餘年了。 當時得她幫助如今還健在的人已是屈指可數。 時間不能沖淡和教士所給人們的深刻印象。
            •  一位在少年時見過和教士而今發已斑白的姊妹仍能記得:她是中等身材,蛋圓面孔,給她的印像是:“慈祥、穩重、敬虔、端莊、滿了主的光輝,使人坐在她身旁,感到渾身溫暖。她說話的時候聲調柔和,充滿喜樂。能講流利的福州話。逢人總是堆著充滿了愛的笑臉,使人看了,會忘記人間的苦楚。”論到和教士給人的屬靈供應,這位姊妹回憶說:“她所釋放的話語,滿有亮光,滿有生命,會叫人撇下一切,終生跟隨主。
            • ”另一位曾是和教士的學生、同工、並“真兒子”的,現已高齡的弟兄回憶說:“我初次見她時,她眼如閃電,發加銀絲,臉面發光像天上的使者,顏容慈愛像人間的母親,行為極其聖潔,服裝極其樸素,笑容可掬,和藹可親,與其他僑居中國的外國人不一樣。行事為人非常謹慎,不僅有好名聲,也有好榜樣;事事處處都是為主,為著榮耀神。
            • ” 在那一本“正常基督徒生活”裡,作者倪柝聲常提起一位在屬靈上影響他很深的老姊妹,所指的就是和教士。 當她被主接去時,他發表感想說:“她是主裡一個頂深的人,她與主的交通和對主的忠心,在我看來是世上少有的。”後來無論是在講台上,或私下的談話中,也常提起她。 他說:“我一生中,她給我的幫助最大。”又說:“我一生一世頂大的幸福,就是叫我能夠認識和教士。

            一九三三年,倪弟兄訪問英美,並會晤一些當時著名的基督徒領袖,像潘湯、喬治卡亭、雅各戴樂、史百克等人後,他說:“我真不容易能再找到一位可與和教士相比的,也許有一位弟兄可以。 ”一九三六年他和一位同工談到事奉,曾很感慨地說:“若是和教士還在,我們的光景應該是不一樣。 ”他形容她是一個發亮的基督徒,只要走進她的住處,立刻覺得神在那裡。

            倪弟兄起首為主作工的時候,心裡定規無論如何要遵行神的旨意,所以就自認已遵行神的旨意了。但是什麼時候他去見一見和教士,和她談一談主,讀一讀聖經,就叫他知道自己是不夠的。 和受恩姊妹住在白牙潭的時候,當起來為主說話,神不只藉著她的話語表達他的旨意。也藉著她這個人說話,倪弟兄有一次作說:

            • “我聽到好多弟兄姊妹說到「成聖」兩個字,所以我就去研究成聖的道理,我在這新約聖找出二百多節,關於「聖」的經文,把它都背熟、都編好,但什麼叫「成聖」,我仍不清楚,我裡頭感覺是空的,直到有一天,我碰著這位老姊妹,她是那樣的聖潔,那一天,我的眼睛被開啟了,真正看見了什麼叫「成聖」,我所碰著的那個人就是聖潔的,那一個夠厲害,那一個光叫我往前,那一個叫我無法逃避,那一個光叫我看見「成聖」。 ”

            一九二二年,和教士五十三歲,倪弟兄尚年輕,得救不到二年,心中有許多藍圖、美麗的想法、動人的計劃等著神來批准……,以為他有千百件事,一旦實現,一定好得無比。 他興奮地帶著這些到和教士那裡,想用這些事來說服她,替她主張,這一件那一件,都是該做的。 他後來見證說:“在我還沒有開口說明我的計劃之前,她先說了幾句極重的話;哦!扁來了!使我深覺羞愧。我的作為竟是如此的出乎天然,滿了人的成分。光一進來,事情就發生了。我被帶到一個地步,只得向主說:'主啊!我的心思只注意肉體的活動,但是這裡有一個人,她完全不想這些,她只有一個動機、一個希望,就是:“為著神”

            • 在一張她曾用過的活頁紙上,有這麼一句話:“為己我無所求,為主我求一切。(I want nothing for myself,I want everything for the Lord!)”後來倪弟兄也採用了這句動人的禱告,作為他的座右銘。 無疑的,這個發自和教士深處的禱告,恰切的描繪並解釋了她的一生。


            在所應許之地作客(來11:9)

            和受恩教士第一次受差遣到中國,是在一八九九年,到福建省埃州市,在倉前山聖公會所辦的陶淑女子中學裡教了七年書。 她有基督豐盛的生命,溢流出美好的生活,吸引許多學生圍繞在她身旁接受教育,因而引起了校長的不滿和同工們的嫉妒。 有人以為她熱心過份到神智不清的地步。 最後還被加上了莫須有的十大罪狀。 當她安靜省察的時候,在主面前覺得:姆指與小指爭吵,都是叫頭受傷,還是離開這裡吧! 她就完全順服,悄然地離開了陶淑女子中學。 雖然如此,由於當時會督相信那些罪狀屬實,於是就將她遣回英國。 那些告她的罪狀還是送到了英國差會的總部。 那時她就學了在十字架蔭影下默默無聲的功課,寧可忍受委屈,不為自己申辯。 直到差會負責人對她說:“我用職權吩咐你,不要隱瞞!”她才把一切的原委說了出來。 雖然後來真相大白,然而她已付了相當於生命的最高代價。 為著滿足神的心,她寧可撕碎自己的心。 名譽是人的第二個生命,對於事奉主的人更是如此。 她在十字架的蔭影下不肯搶救自己,像約瑟一樣:“被撕碎了!撕碎了!”(創37:33)。 

            後來她在英國遇見了潘湯弟兄(DMPantom),得了他許多屬靈的幫助並一同聚會,潘弟兄是當時基督徒雜誌《黎明》的主編,是一位非常認識聖經預言並明白得勝真理的弟兄。 他影響了和教士的一生,作一個等候主回來的人。 那時她在英國等候兩年,等主再為她開路前來中國做工。 那段時期,都需要用信心禱告求主預備。 

            終於在她四十二歲的那一年,她再度回到中國。 這一次,沒有一個有力的差會在背後支持她,陪伴她的只有比她小廿歲的外甥女黎愛蓮(MLSBallard)。 黎教士還帶著少數私房錢,而和教士只擁有詩篇廿三篇作她唯一的產業。 正像亞伯拉罕一樣,用信心仰望主,負她一切的責任。 當她們的船駛進閩江口的時候,她心中默默仰望神為她安排前途。 這時看到左岸羅星塔附近的白牙潭景色宜人,內心感覺這就是今後神為她所預備工作的地方,後來果然在白牙潭租到了房子,定居下來,房東是開辦孤兒院的院長夏姊妹。 白牙潭是一個荒僻靠海的地方,而和教士所住的又是幾間簡陋的木屋,和她第一次來中國時,在福州城裡所住的花園洋房相較,真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那時候從福州到白牙潭,要先坐汽船到馬尾,再用小木船渡到白牙潭,然後,還得沿山邊小路走一程,才能到達小山坡上的幾間舊木屋,那就是和教士的住處了。 山坡頂上的一間是她的臥室和她自己單獨與主交通的地方;旁邊一排房屋是為著接待用的。 這“白牙潭”在她的心目中就像亞伯拉罕的迦南地一樣是應許之地。 神會中途收回這地麼? 事實上確曾有兩次驚險的經歷,原因是房東夏姊妹曾兩次堅決要把房子收回給孤兒院用,並且派了土木工將房子整修了一番之後,要她在限期內遷離。 眼看這些房屋要被收回已成定局,然而她相信神的應許不會落空,她鎮定安然地向神禱告說:“父神啊!求你堅定你的應許”。 結果房東先後兩次,都派專人來說:“整修好的房子仍舊由你們住下罷。”從那時起,直至一九三O年和教士安息主懷里後,仍由黎愛蓮教士繼續住著在白牙潭工作,一直到一九五O年她回英國才離開了這神所應許之地。


            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來6:15)

            雖然白牙潭是神帶領她去的寄居之地,然而在那裡的日子,他並沒有應許天色常藍。 有一天她因為各種的壓力,幾乎灰心絕望,然而主站在她身邊,加給她力量,她就寫了一首詩:“當向標竿力前”,這一首詩中所表達的艱苦與孤單,似乎可以從下面一位同工的回憶中略窺一二:“她從繁華的倉前山遷到偏僻的白牙潭,過著孤單的生活,沒有人同心,沒有人同情,沒有受人一文錢的幫助,她眼目單單仰望負她全部責任的主。”那時僑居在福州的西教士們,時常傳說和教士因為走主道路,獨居白牙潭,天天過著很艱苦、很貧窮的生活,時常穿不暖吃不飽。 因此有一位西國姊妹到白牙潭去訪問她,要知道個究竟。 當她到白牙潭時,和教士正在餵狗,手拿著麵包和牛奶給狗吃,那位外國傳教士看了就說:“外人論到你的都是謊言,原來神賜給你是這麼大、這麼豐富的恩典!”和教士聽了笑一笑,說:“感謝主!讚美主!”

            有一次,她的口袋已空,又有幾筆款項必須支出去。 正當這時,一個新神學派的人拿了一筆款子來幫助她。 但是他給的時候,卻多說了幾句話,勸她不要太迷信,雖然這一筆款對和教士是急需的,但她還是謝絕了。 她負責向主忠心,主也負她的責任。 第二天非常奇妙的,在英國的潘湯弟兄電匯了一大筆款給她。 她曾寫信問潘湯弟兄為什麼匯款給她,並且為什麼要電匯,潘湯弟兄回信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在禱告的時候覺得該匯這筆數目,並且該電匯給她。

            和教士是個講求屬靈原則的人,她寧可像以色列百姓天天在曠野撿嗎哪,像以利亞在基立溪旁等著神差遣烏鴉叼餅和肉給她。 有一次從外國來了二位弟兄,一位姓巴,一位姓賀,到了白牙潭看望和教士和同工們,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經濟問題,建議同工們為主緣故做點生意,帶著職業事奉主,可以把中國的綠茶、刺繡等產品寄到國外給他們代售,賺些利潤為主工作使用。 和教士為著所領愛的屬靈原則,還是婉謝了他們的建議。

            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哈3:2)

            和受恩教士真是一個禱告的人,她不只仰望主在日常生活的需要上供給她;她也求主為她們的工作開路。 她和黎教士深深知道,她們在肉身上極其有限。 從外面來看,兩個沒有差會支持的弱女子,能為主作什麼呢? 但是她們的屬靈眼光一點都不弱。 一心要得著當時十分落後的廣大中國歸向基督,這似乎是一個遙遠的美夢。 但是,她們看準了神必定為自己興起一些有為的青年來,為此,她們就專一為這件事禱告。 每天和教士都單獨的將這事在她臥室上面的小綁樓裡向主呼籲。 這一間專屬於她的禱告密室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進去的,就是黎小姐也不例外。 

            每天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她和黎教士一定要一同到白牙潭的山上去散步並且同心禱告。 一面求主記念白牙潭鄰近的靈魂;另一面為著整個的中國向主懇求。 她們一共禱告了十年,神聽了這個禱告,在她住處的附近,有一個很大的複興。 神興起了一些愛主的青年,其中有王載、王連俊、陸忠信、倪柝聲、陳再生、張詩貞等弟兄。 以及葉松芳、丁素心、宋希娟、林瑞玉等姊妹。 只有神知道那一次的大復興給中國的基督徒世界帶來何等長遠的影響! 

            為著應付這許多的屬靈的需要,和教士在白牙潭她所住的地方,預備了一排宿舍,作為接待用;另外有一間較大的,作聚會場所。 就在這裡,時常有定期的造就聚會,以一周或半月的時間,各地有心追求的學生與知識青年等。 據與會的人回憶,大會期間每天聚會查經三堂,會後還要做筆記、抄詩歌等等。 此外,為著鄰近村莊的慕道朋友們,也設立了“學習真道班”,對於福音真理有系統地講解,就如“神的存在”、“人的罪惡”、“審判”、“主的救恩”等。 像這樣一個類似辦教育培養靈性人才的工作,和教士如何應付這局面呢? 她不靠募捐、不作廣告、她不靠什麼有力的財團,只是單單仰望神的供給。 

            有一次一位弟兄——麥克博士,從外國來到白牙潭,參觀和教士的工作,接見了許多可愛的同工作非常歡喜,很受激勵,他說,他想到同工們沒有固定的薪奉,生活費用必定有困難,就建議說:“你們可以不可以定一個名稱,如某某組織或某某單位,待我回國的時候,報告我所在地的教會,他們就能按時寄款項給你們,這樣,你們就可以安心工作,不必再為經濟所擔心了。”但這一片好意卻沒有被十分固執的和教士所接受。 

            信心的道路的確是孤單的。 她怎樣幫助青年人,可從一位老姊妹的回憶中得知一鱗半爪:“大家以為她年紀老,都稱她為和師姑,但她不肯接受說:'我們在主裡,不管年長、年幼,都是一樣的。年日在主裡算,沒有什麼差別,你們受恩姊妹好了。'以後弟兄姊妹為著尊敬,不叫她名字,把和師姑改稱和姊妹。從此以後,對年長的其他姊妹,也都以姊妹相稱。她對姊妹的教導,非常強調必須端莊,立志作安靜的人,反復以《帖撒羅尼迦前書》、《提摩太前書》兩部書闡述其詳,引人入勝,感人深刻。她教姊妹順服真理、順服權柄的真義,並強調姊妹蒙頭的重要。她勉勵姊妹們,少言語,學習仰望神,不可為言語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敗壞所聽見之人,正如帖撒尼迦前書二、三章所教導的。她對真誠愛主的人,極為尊重,視為珍寶。她愛護倪柝聲、魏光禧、陸忠信等弟兄,說是:因信主,作為我的真兒子。感動得他們撇下一切終生事奉主。” “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

            大約一九二二年,有一年的時間,幾乎每星期六,倪柝聲都要到和教士那裡得幫助,與倪弟兄一起被興起的那些年青人,她都去受教導。 但不久大家幾乎都望而怯步了,因為她責備人非常嚴厲,確實使人為難。 一位弟兄形容她的對付不近情理。 但是每次被對付之後,都覺得獲益不淺。 七位在福州聚會的青年,每週五聚在一起交通教會的事務,但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倪弟兄和另一位領袖的辯論上。 這位做領袖的弟兄年長五歲,各人都以自己的意見為是,且輕易的批評對方的想法。 

            有的時候,倪弟兄發了脾氣,但又不肯認錯。 他就到和教士那裡,向她申訴,請她主持正義。 和教士卻責備倪弟兄說:“聖經上說,年幼的應當順服年長,你得服他。”倪弟兄不服氣,就為自己辯護說:“這樣我作不來,基督徒也應該要按道理行事。”她說:“不是理由的對錯,是看聖經怎樣說,年幼應當順服年長的。”倪弟兄因著不愉快的爭執,前天晚上已哭了一場,現在聽了這一番話,氣得回家再哭一場。 他恨自己為什麼不早一點出世,那麼該順服的就不是他而是別一個弟兄了。 有趣的是在另外一次的爭論中,這位比他大五歲的弟兄沒有順服另一位比他還年長的弟兄, 很明顯地這一次倪弟兄覺得自己有理,是那個同工如何不對,他認為這一次必定得勝。 但她說:“那個同工錯與不錯,是另外一個問題。而你現在在我的面前控告你的弟兄,你說你像不像一個背十字架的人?像不像一只羔羊?”倪弟兄後來見證說:她只說了這幾句話,他立刻覺得羞愧。 他承認在那一年,學習了他一生最寶貴的功課。

            和受恩姊妹實在知道如何幫助別人。 有一次,倪弟兄一個晚上寫了好幾首詩,拿去給和受恩姊妹看,他以為一定會得著稱讚,沒想到被澆了一盆冷水。 她說:“詩像奶與蜜一樣,是生命的流露,都是經過學功課,受對付而來,不是一朝一夕成功的。”

            倪弟兄決定為主出來作工之後,見到和教士。 她問他:“你是不是為神出來呢?但是,主要你做什麼呢?”倪弟兄說:“他要我出來為他做工。”她說:“如果主不要你做工怎麼辦呢?”倪弟兄說:“他定規要我做工。”於是她就讀聖經:馬太十五章分餅的事。 讀後她就問他說:“這事怎麼說的呢?”倪弟兄說:“當初主把餅和魚放在手裡,經過祝福就變成許多了,而能使四千人吃飽。 ”然後她鄭重的說:“所有在主手裡的餅,主都擘開了才分出去的,沒有擘開的餅是不能變化而養活別人生命的。”她又說:
            “弟兄,請你記住,多少時候,我真好像餅那樣對主說:'主啊!我奉獻給你,但是心中偷偷在仰望說:主啊!奉獻是奉獻了,但千萬不要把我擘開'。我們總是盼望把餅擺在那裡,還是那樣好看,還是擺在那裡不動。但是每一塊擺在主手裡的餅是沒有不被擘開的。 
            ”和受恩姊妹給人的幫助常是句句中肯、扣人心弦。 有一次一位老姊妹因為順服主,受到人的批評,就去告訴和教士。她警告說:“撒旦的攻擊,你或許靠主站住。撒旦的笑臉,恐怕你會降服。”又有一次她寫信給餘慈度小姐說:“撒旦若能抓住我們的思想,撒旦就已經抓住了我們所有的生活。”她每逢有人生病的時候,即便是傷風小病,她總問說:“你知道這是為什麼?”

            主僕陳再生弟兄回憶當年如何追隨和教士得幫助的情形時說:“和教士常給我們講解信心的功課,勸勉我走信心的道路,她經常對我說一句話:「不要怕,只要信。」這是我一生不會忘記的”。 有一次她和一位年青弟兄一同禱告,又讀了一段聖經——以西結書四十四章關於事奉主,還是事奉殿的那一段——她說:“小弟兄,我二十多年前就讀到這段聖經了,那時我立刻把聖經合起來,跪下來禱告說:「主啊!讓我事奉你。不讓我事奉殿。」像這樣對青年聖徒的幫助,不知道遠超過多少次的特別聚會和多少篇的講章。”後來證明這些幫助是永久的功效,它供應得幫助者的一生。

            他們的腳踪何等佳美(羅10:15)

            雖然和教士被公認是善於教導,注意屬靈造就的人;然而,她沒有放棄向眾人傳福音的本分。 離白牙潭十多里的營前、黃石、下洋鄉,在一位李姓慕道朋友的家裡,時常有人看到和教士坐在廚房爐灶前的小凳上一邊為李家燒火煮飯,一邊用辛苦學來的福州話向慕道朋友的一家及其他人宣揚福音。

            起初她因為不會講中國話,對於傳福音的工作感到困難,於是聘請一位聖公會的李愛民牧師教她學習福州話,不久她就學會了。 她因為搶救靈魂心切,同李愛民牧師等到連江縣佈道,主的聖靈與她同去,結果有一位青年阮彼得得救歸主,後來又陸續的也有一班老年婦女接受主耶穌的救恩,離棄偶像歸向神,其中有的甚至一生奉獻為主,並且做了她的同工。 過了不多年,信主的人數逐漸增多,她就在長樂、連江各縣幫助興起了教會。 和教士只是在屬靈上輔助他們,照著主的話建立基督的身體,對於他們的行政從來不過問。 經多年勞苦的功效,同工人數也逐漸增加,經過她培訓後,就在長樂、閩侯各縣工作。 後來又有丁素心、葉松芳、陳瑞蘭、李牧先等姊妹也出來全時間事奉,加入這個工作陣容。

            她在主的工場上,始終殷勤忠心,在各地佈道時,常受人的藐視、凌辱和厭棄。 但她以為主受苦為樂,為福音、為人的靈魂並不灰心喪膽,數十年工作如一日,始終堅持不懈。 在工作上她不只以屬靈的原則要求自己,她同樣要求她的同工。 比如,當她自己和同工們出外佈道時,對於外邦人一無所取,她強調同工要學當初的十二使徒們,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她不贊成人過著一面傳道、一面織帳棚的兩面生活。

            她不傳新派的社會福音,只傳耶穌和他的十字架。 她的同工雖來自不同的背景,她卻勸他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分別自己為聖,脫離世俗與罪惡,成為聖潔合乎主用的器皿。 她不過年,不做年糕,不吃瓜子,不受世俗所影響。 同工間男女界限絕對分明,彼此之間極少接談,最多只是代禱。 有一次一個同工與一個十五歲的女學生一同挑水,就受到和教士嚴厲的申斥。

            她重視禱告過於工作,常召集同工,每月舉行月禱會,以禱告來托住鎊地的工作,使各地的工作得到順利的開展。

            她對同工一面有嚴厲的要求,但另一面她充滿了愛心和關懷。 已逾八秋高齡的王靨知姊妹,她回憶在五十餘年前,蒙主恩召,離開福州女中教員的工作,專心出來事奉主過信心的生活,當王姊妹第一次到白牙潭,參加查經聚會時,和教士塞給她若干銀幣,雖然區區之數,然而這一點點愛的流露,竟在這位姊妹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幾十年後的今天,仍是逢人訴說不已。 “父啊,是的”(太11:26)

            我們不禁要問,主使用這位姊妹的原因在哪裡呢? 她作工的秘決是什麼呢? 為什麼人會得她的幫助呢? 很顯然,她的職事是根據她的生命。 後來倪柝聲弟兄的幾句格言是最好的解釋:“主的工作,就是生命的流露,不是為主作工,乃是讓主作!”她能為主作工是因為她肯讓主在她身上工作、雕刻。 她有一顆愛主、向著主的心。

            • 有一次,她遭遇一個非常為難的處境,因為那個環境要求的代價是她所有的一切。 為此她仰起帶著淚痕的臉向主說:「主啊!為著使我能滿足你的心,我願意破碎我的心。」
            • 另外有一次,倪弟兄問她,在遵行神的旨意上有什麼經歷。 她說:「每一次若神遲延告訴我他的旨意,我就能斷定在我裡面還有不願行他旨意的心,我裡頭還有不正當的目的。」這是從許多的經歷看出來的。 她常問倪弟兄:「你喜愛神的旨意嗎?」而不是問他:「你遵行他的旨意嗎?」
            • 有一次她在某一件事上和主起了爭執,她知道主要什麼,在她的心中,她也實在要這個,但這件事太難了。倪弟兄聽見她禱告說:「主啊!我承認我不肯學這經歷。但請你不要向我屈服;主啊!請你稍等——我會向你屈服的 "是"!」她不願意主向她屈服而減少他對她的要求,她什麼都不要,只要討主喜悅!
            • 和教士離世後幾個月,有人寄給倪弟兄一包遺物,其中有一張紙上寫著寥寥的幾句話:「神啊!我感謝你,因為有一個命令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
            • 她曾說過:「明白神旨意的秘決是:百分之九十五是肯" 順服" 神的旨意,剩下百分之五就是 " 明白 "了。」
            • 有一次倪弟兄和她談一個問題:“到底主向門徒要求得多, 還是信徒向主要求得多。”倪弟兄的意思是主要求得多。 她說:“不!我們所看見的都是人明顯的失敗,主所看見的是人暗中的得勝。”這些認識顯然是她在主面前一個功課一個功課學來的,難怪她那樣有把握相信神,那樣堅定地拒絕仇敵。 

            有一次,她一連四天病倒在床上,同工都不在,錢她沒有了,廚子也因事回家去了。 她就問神,為什麼她會生病。 主清楚給她看見這不是出於神,而是仇敵的攻擊。 她對主說:“如果我錯了,就可以病下去,如果是撒旦的攻擊就病不得。”她已發四天高燒,但是她立刻起來,寫了一首詩,最主要的一句話是:「我對撒旦總是說 " 不 " 。」寫完了之後就出去做事,病也好了。 神不僅藉著疾病讓她學功課,也安排其他的環境試驗她,看她能否對父神總是說:" 是 " 。

            真知道他(弗1:17)

            和受恩姊妹對於主,無論在客觀的認識上或是主觀的經歷上,都非常豐富且極有深度。 根據曾在白牙潭與和教士同工的陳再生弟兄的了解,她對於真理的認識大約是這樣的:“她相信全部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現、使人歸正、教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她宣講神的道是按著正意解釋聖經,叫人明白真道,分別是非,做誠實無偽的人;她防止異端邪教進入教會,防止引誘人的邪靈,勸信徒警醒禱告、抵擋魔鬼,免受它的欺騙;她宣傳國度的真理,勸人要答應神得勝的呼召,成功為神的得勝者,當基督的精兵,跟隨元帥由苦難進入榮耀裡;她宣講基督再來,不要做愚拙的童女,不要做掘地埋金的僕。”。

            關於她在屬靈上的主觀經歷,最顯著的莫過於她所學的信心的功課以及所走的信心的道路。 關於這一點陳再生弟兄曾寫道:“和教士身體非常健康,得返老還童的恩典。精神像摩西,體力像迦勒。她一生沒有大病,只有小恙,她主張神醫,相信神的神蹟奇事能跟隨著我們,所以我們同工有病都不請醫生、不服藥,每病都得到神的醫治,見證神是全能的神。”

            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士學習在最小的事上仰望神的供給,即使是一塊肥皂或一隻髮夾。 據說她的頭髮是全然金黃色的,配上中國製的黑色髮夾很不相稱,為此她就禱告,不多日她就收到從國外寄來金色的髮夾。

            有一位劉姊妹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家徒四壁無法生活,就把女兒劉玉芝賣給賴家為婢女,玉芝小姐長得秀美,賴家的弟弟想要收她為妾,玉芝母女聞訊後,相對而泣。因賴家說若無二百四十銀元來贖,休想離開賴家。 劉玉芝的不幸被和教士知道了,她滿有愛心,不肯讓她為人小妾(那時玉芝母女已蒙恩得救)。 和教士當時也沒有這筆巨款,為著要贖回這位姊妹,就勸母女向神祈求,她自已為她們祈求,求主預備贖金,神果然垂聽了他們的禱告,從國外匯來了二百四十元,使劉玉芝姊妹得能贖回,以後成為朱弟兄的配偶。

            象古時亞伯拉罕一樣,和教士不只學習從主手中接過以撒,也學習將以撒放回神的手中。 她年老時有一次很盼望有一件皮衣來禦寒,她一禱告,主就感動在美國的肢體寄來一件裘衣。 有一天她穿上皮衣,遇到一位弟兄,那位弟兄說:“和教士你是個主的工人,怎能穿這樣上好的皮衣呢?”和教士聽了之後,就把那件皮衣收藏起來。 從那一天起,直到她被主接去,都沒有再穿這件皮衣了。 她覺得如果因為穿皮衣就叫人跌倒,就寧可不穿。

            經上記著說:“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 信心像蔬菜一樣是會長的。 下面這個可愛的故事,說出和教士的信心不只成長,而且越過越成熟。
            •  有一次,和教士覺得是神的旨意要她預備十幾間房子專門用來接待信徒,好像公寓一樣,好就為這事禱告,神安排鄰近一所工業學校停辦,將學校房屋轉租給她,事就這樣成了。 過了四年那個學校又要開辦了,倪柝聲弟兄因為他父親是該校董事之一,當他得知這個確實的消息之後,特別去見和教士,問她知道不知道這個消息,她說,她已經接到他們的通知,定規秋季要開學,並且從美國請了兩位工程師,他們已經動身了,按著他們來看,勢在必行了。 倪弟兄問她搬不搬。 她說:“不搬。”問她禱告了沒有? 她說:“沒有。”這次連禱告都不必。 在旁邊有一位弟兄說,她要受撒旦欺騙了。 她說:“你慢慢說,等著看。”倪弟兄問她為什麼這樣有把握。 她說:“神不會與我們開玩笑,神說要辦一個公寓,我就辦;神沒有命令我停辦,難道會把我們攆出去?”於是,她平靜的上鼓嶺去渡她的暑假,好像沒有這回事。 到了快下山的時候,忽然有一封信給她,告訴她學校不開了,請她續租房子,原來他們有了變動——破產了。 雖然和教士給那時在主裡還十分年輕的倪柝聲弟兄許多屬靈的幫助,但這並不是說他們在一些真理上的看法和見解沒有一點相異。 比方說關於婦女講道,他們的看法不同。 後來她的外甥女黎教士作見證說,和教士從來沒有跟倪弟兄為這事互相爭辯。 有時候倪弟兄來到白牙潭,和教士很樂意把講台讓給他,她自己在下面安靜的聽。 從這裡可以看出,主在她身上所做的工是何等的深。 需要一個無己的生命,才能忍受別人的異議,記著別人的好處。 這一切對於青年的倪柝聲弟兄實在有深遠的影響。

            毫無疑問的她在聖經上的認識一定得了潘湯弟兄的幫助。 關於主的再來,對她不僅是個道理,更是一個等待,她是一個的的確確活著等主回來的人。 這可以從她寫的許多等主回來的詩歌中看出來。 一九二五年除夕,倪弟兄與和教士一同禱告,她禱告說:“主啊!難道你真的讓一九二五年過去嗎?但是在這未了的一天,我還是求你今天就來。”幾個月後,他們在路上相遇,和教士拉著他的手說:“真希奇,為何緣故到今天他還沒有來?”她許是另一個年底,她和倪弟兄一起散步,當她正在街上走著的時候,她對倪弟兄說:“或許路口在轉彎的時候,我們會遇見他。”

            她像書拉密女一樣,一生被主吸引,她並不孤單,象雅歌一章四節所寫的,被吸引的是書拉密女,結果呢“她們”——眾童女——都愛“你”。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提後4:7)

            和受恩姊妹是充滿信心的人,有疾病不請醫生,不服藥,不打針。 當一九三0年二月,她患小腸炎,外甥女黎教士也病臥在床。 當她高燒頭痛時,請同住的李牧先姊妹為她按摩。 等頭痛稍減時就不住的為許多同工代求,按同工的名字一一提名祈求。 曹姊妹問她說:“和教士,你應當為自己求,為何一直為我們求呢?”她回答說:“你們諸位同工常常記在我的心內,我有負擔,所以為你們禱告。 ”大約病了十餘天就離開了世界。 據說:當她將要離世之前,不住的喊著說:“生命,生命”。

            和受恩姊妹在她去世後僅遺留百餘元,喪事結束後僅剩下幾十元,她實在是積攢財寶在天上。 當她逝世的消息傳開後,許多同工都放聲大哭,如喪考妣。 陸忠信弟兄泣不成聲地說:“我再也得不到愛我而責備我的屬靈的母親了。”李牧先等同工們的傷痛一直到國外弟兄來信說:“這事是出於耶和華。 ”才得了安慰。 她葬於白牙潭的山巔的一座西國人公墓裡,由王連俊等十位弟兄共同扶棺,從家裡抬到墓地而葬在那裡。 她的墓碑上大概是這樣寫著“和受恩教士“安息”之墓” 。

            願感動和受恩姊妹的靈加倍感動我們! !

            2011年1月5日

            《謙卑》慕安得烈 Andrew Murray


            第一章   謙卑是受造者的榮耀

            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 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爲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 神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啓 4:10-11


            神創造宇宙有一個目的,要使受造者分享衪的完全與福氣,從而彰顯出神的愛、智慧與能力之榮耀。神盼望將衪自己啓示在受造者裡面,並藉著受造者彰顯衪自己,衪按著受造者所能領受的程度,把衪自己的美善和榮耀交通給他們。

            但此種交通不是賜予受造者某樣可以據爲己有的東西(比方某種生命或美善之物),使受造者有管理權並隨意支配。決非如此!神既是永活、永在、永遠行動著的那一位,常用衪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而萬有也靠衪而立,因此受造物與神之間只有一種關係───受造物必須不住地、絕對地、毫無例外地倚靠神。神怎樣用衪的能力一次創造了萬有,照樣衪每一時刻都藉此能力托住萬有。受造者不僅在回溯其起源與最初存在時,承認一切都是出於神,而今受造者最關切的事、最高的德行與唯一的福祉是───使自己成爲倒空的器皿,讓神居住並彰顯衪的能力和榮美,從今直到永遠。

            神不是只一次賜下生命就一勞永逸了;衪時刻藉著大能大力賜下衪的生命,永不停息。所以就萬物的本質而言,謙卑───全然倚賴神的地位,是受造者的首要職責與最高德行,也是各樣美德之根本。

            驕傲,或失去謙卑,乃各樣罪惡之源。如今已墮落的天使們起初就是以自滿的態度看自己,而走向悖逆、不順服,從天上的榮光掉進外面的黑暗裡。同樣地,當蛇把驕傲的毒氣(“你們便如神”),吹入第一對先祖的心中時,他們也從尊貴的地位落入現今人類淒慘的境遇。不論在天上或地上,驕傲、自我擡舉乃地獄之源、地獄之門與地獄之咒詛(參注一)。

            因此我們所得著的救贖就是得回所失去的謙卑,此乃受造者與神之間原有的唯一真正關係。所以主耶穌把謙卑帶回這地上,使我們與謙卑有份,並藉著謙卑拯救我們。衪從高天虛己,成爲人的樣式。我們在衪身上所看見的謙卑,是衪在天上原本的性情。這謙卑把衪帶到地上來,同時衪也把天上的謙卑帶了來。在這地上“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二8);衪的謙卑使衪的死有價值,因而成了我們的救贖。如今衪所賜給我們的救恩不是別的,乃是使我們有份於衪的生命和衪的死、衪的性情和衪的靈、以及衪的謙卑───這是衪與父神的基本關係,也是衪成全救贖大工的根基。主耶穌基督藉著衪全然謙卑的生命,取了受造者的地位與定命。衪的謙卑成了我們的拯救,衪的救恩成了我們的謙卑。

            得救之聖徒身上應有這種從罪中得釋放,完全得回原初地位的印記;謙卑應滲透生命和生活的每一部分,成爲人與神之間的唯一關係,否則人無法真正住在神的同在裡,也無法經驗神的恩惠與聖靈的能力,而信心、愛、喜樂和力量也無法長存。恩典只能紮根於“謙卑”這塊土壤,所以各樣缺陷與失敗都在證明人缺少謙卑。謙卑不能與其他恩典或德行並論,它是根本,是受造物在神面前唯一正確的態度───真正尊衪爲神,使衪能自由地行作一切。

            神造人是有理性的,當我們愈真切地領悟到“命令”的意義、絕對性與必要性,我們就愈準備好要完全順從。今日的教會太不重視“謙卑”這呼召,因爲人太不瞭解“謙卑”的真實意義與重要性。它不是一種我們要帶到神面前的東西,也不是衪要賜下的東西;謙卑乃是意識到自己毫無所有,真正看見神是一切,遂讓路以便讓神成爲一切。一旦受造者明白這是真正尊貴之事,同意作一個空器皿,讓神的生命和榮耀作工,並彰顯在衪的意志、思想、感情中,他就會發現謙卑不過是承認他作爲受造者的真正地位───降服於神。

            在那些追求聖潔、自認爲聖潔的熱心基督徒身上,謙卑應當是首要標誌。但常常有人不以爲然。也許有一個原因是教會沒有把有關謙卑的教訓與榜樣放在應有的最高、最重要之地位。而這種情形又歸因於人們忽略一項事實:縱然罪的強大力量足以構成人要謙卑的動機,但有一個更廣、更大的力量,使得天使們、主耶穌和天上最聖潔的聖徒們謙卑俯伏;受造者身上的首要標誌與蒙福之秘訣就是───謙卑下來,成爲一無所有,讓神自由地成爲一切的一切。

            我相信許多基督徒有和我一樣的經歷,雖然早已認識主,卻不明白作爲“主”的門徒最顯著的特徵是心裡柔和謙卑。這種謙卑不會自動來臨,必須成爲我們追求、禱告、相信、操練之目標。當我們讀聖經時,會發現主耶穌再三對門徒強調這事,而他們對衪所說的話,理解得何等遲鈍。所以讓我們在開始默想這件事時,先承認驕傲比其他所有的一切更根深蒂固地隱伏在人裡頭,沒有比驕傲更難辦、更危險的東西了。只有堅忍地操練等候神和基督,才會發現自己何等缺少謙卑這項恩典,也無力去得著我們所尋求的。讓我們仔細思想基督的品格,直到我們全心愛慕並讚賞衪的謙卑。當我們覺察自己的驕傲,又因著無力對付驕傲而慟哭時,讓我們相信主耶穌基督自己要進到我們裡面來,把這恩典賜給我們,作爲它奇妙生命的一部分。

            (繁)PDF 版
            More